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淮海要闻 > 媒体看淮海 > 正文

淮海实业集团:“引育用”协同发力 打造人才“强磁场”

发布时间:2025-09-08  点击:[]

发展之要,唯才唯贤。淮海实业集团积极践行人才强企战略,秉持“崇德尚才、人尽其才、广纳贤才”理念,全面实施人才聚力工程,不断优化引才、育才、用才机制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而强劲的智力支撑。


精准育才,夯实人才根基

集团坚持“缺什么补什么、干什么培什么”,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培养体系,持续推进人才自主培养,强化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提升。2023年以来,共开展线下培训、线上讲座约180期,选派人员参加上级调学及网络培训百余期,覆盖人次超14800。职称评聘与技能等级认定实现常态化,目前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持证率达83.5%,技能人才占比37.7%。依托劳模(职工)创新工作室,群众性技术创新蓬勃开展——累计结题攻关项目190余项,25项获发明专利授权,2项QC成果获安徽省三等奖,132项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,培养劳模工匠34人、技能人才350余人。




灵活用才,释放人才活力

集团树牢“能者上、优者奖、庸者下、劣者汰”用人导向,坚持公平公正公开,实现人岗相适、才尽其用。2023年以来,深化“三项制度”改革,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,完成6名集团部门副职、7名二级子公司财务负责人、14名机关人员竞争上岗;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中晋升37人、退出或调整20人。至2024年底,重点单位领导班子以“80后”为主力,40岁左右主要领导占比提高,中层管理人员平均年龄降低1.75岁,干部队伍更年轻、结构更优化、运行更高效。




开放引才,拓宽人才渠道

集团以开放包容理念拓宽选人视野,完善引才机制,吸纳优秀人才,打造集聚人才的“强磁场”。2023年以来,出台《人才聚力工程实施意见》等13项制度,常态化开展校园与社会招聘,引进高校毕业生和成熟人才180余人,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频出。其中,“煤机装备制造新时代‘四化’生产管控能力”项目入选工信部示范名单;“5G-AI-云助力智能制造新时代‘四化’升级”项目连获多项荣誉,助推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提速。


展望未来,淮海实业集团将持续构建“1351”人才管理体系——建设1个人才中心,锻造管理、技术、技能三支队伍,健全引进、培养、评价、使用、激励五项机制,擦亮“才聚淮海 实业强企”人才品牌,以人才新高地赋能发展新篇章。